新西兰公民参与科学状况简介
文章来源:科普所 作者: 王丽慧 发布时间:2019-12-11 09:45
内容简介
科学文化涉及到科学家共同体、科学产出、科学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公众参与科学的状况也反映出科学文化的发展。从缺失模型、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参与科学,反映了公众对科学的了解、接纳到主动参与,不同的传播载体如图书杂志、影音作品、在线资源,科技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科学研究等等都在传递着科学的理念并对公众产生影响。
一、新西兰科学传播概况
新西兰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14世纪起毛利人在此定居,17、18世纪荷兰人、英国人先后在航海探险中登陆新西兰岛屿。新西兰于1840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独立,主体民族为英裔新西兰人和毛利人。由于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渊源及其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其科学传播与英国、澳大利亚相对更为密切,在理念和方法上也尤其受到这两个国家的影响。
新西兰政府2002年以来开展过一系列公众关于科学态度的调查。2014年的调查显示,新西兰公民认为科学技术对个人、职业、社会、环境和经济都非常重要,62%的人认为自己很了解科技,92%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从事与科技相关的活动。此外,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愿意了解新的科学(79%)和技术(84%)观念,62%的人认为科学家更应该听取普通人的想法,65%的人希望在政府主导的与伦理相关的科学事务中有发言权。简言之,新西兰公民虽然认为自己对科学技术很感兴趣,且科学很重要,但他们并不一定参与到科技及其相关活动中,或者认为自己在科技事务上有话语权。
新西兰政府下设的各部中,与科学传播关系密切的主要包括: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保护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环境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inistry of Business,Innovationand Employment),但并不限于这些部门。新西兰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是新西兰的重要科学传播机构,成立于1867年,已有152年的历史,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地球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学会下设了包括奥克兰博物馆研究所、霍克湾新西兰皇家学会分会、尼尔森科学学会、奥塔哥艺术和科学研究所在内的10个分支机构。奥克兰博物馆研究所成立于1867年,是博物馆的会员机构,该机构的创始目的是促进知识的传播,创始之初其宗旨是“通过博物馆、图书馆、讲座和成员会议促进艺术、科学和文学的发展”,目前研究所则是“终身学习和知识共享的促进者,通过优质的讲座项目和活动吸引观众,以支持博物馆及其事业。”尼尔森科学学会通过每年在尼尔森-塔斯曼地区举行各种专家参与的定期科学讲座来促进学校和大学中的科学教育,从而推动科学发展。尼尔森科学学会还包括天文知识普及和传播。奥塔哥艺术和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851年,学会对各类科学主题进行探讨分析,包括生物灭绝、地质形成,吸引大批地质科学家。目前,该研究所持续通过社区参与、公开讲座、科学研究、奖励中小学生等方式支持奥塔哥地区的研究者。新西兰皇家学会和其分支机构通过支持各种科研项目,奖励研究者和中小学科学教育等奖项来促进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承担在新西兰传播科学的任务。
新西兰承担传播科学知识、吸引公众参与的另一类实体机构是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科技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受20世纪以来公众参与科学理念转变的影响,新西兰各地的科技博物馆或科学中心基本上以“互动性”“参与性”为其主要标志和建设理念,注重观众和展品的互动融合,引导公众参与到与展品的互动中。比较典型的场馆有:新西兰博物馆、基督城的新西兰科学中心(Science Alive)、奥塔哥博物馆的儿童科学中心(Tūhura)、 奥克兰交通和技术博物馆(Auckland's Museum of Transport and Technology)等,新西兰各个城市的博物馆大都属于综合性场馆,涵盖了文化、历史、科技等各类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功能。例如,奥塔哥博物馆除了专门的儿童科学中心外,还设置了“自然”(Nature)展区,陈列新西兰的地质、动植物标本等展品。奥克兰博物馆作为该城市最大的博物馆,展品包括自然科学、人类历史、文物手稿等多个领域,在该馆的学习功能中,为1-13岁的幼儿园和小学生设计了各类课程,包括恐龙、化石、蝴蝶、鸟类、鱼类等自然科学主题,充分发挥了博物馆校外科学教育的功能。
新西兰科学媒介中心( Science Media Centre )成立于2008年,是新西兰政府促进公众与科技互动的重要策略和机构,通过科学故事、科学博客,组织公众与科学家互动,为科学家提供培训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传播。
此外,新西兰还有国际科学节以及比较系统的培养科学传播人才的硕士博士生课程体系,这些共同形成了紧跟国际趋势的公众参与科学局面。
二、公众参与科学研究
新西兰作为独立的岛屿,生态环境良好,物种多样,有实施公众科学项目的优越条件,同时新西兰尤其注重生态系统保护,与鸟类、蝴蝶、植物和企鹅等相关的公众科学(公众参与科研)项目很多,吸引大量公众参与。2018年在首都惠灵顿举办了首届公众科学研讨会,新西兰博物馆(Te Papa Tongarewa)主办了这个专门研究公众科学的专题讨论会。下面简要介绍3个公众参与科研的项目:
1.新西兰花园鸟类调查
新西兰花园鸟类调查项目(New Zealand Garden Bird Survey)开始于2007年,由新西兰皇冠研究所( New Zealand Crown Research Institute)的国土保护研究支持,帮助记录新西兰境内本地和外来鸟类的数量。鸟类在新西兰自然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整个国家的陆地上除了蝙蝠没有陆地哺乳动物,这形成了以鸟类为主导的陆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具有地方性的特征,因此容易受到外来的哺乳动物捕食者的威胁。
该项目一般在新西兰冬季(6-7月)开展,志愿者可以自行选择1个小时,记录下每种鸟类的最大数量,然后上传并更新数据。平均每年有4777人参与这项调查,由于面对面培训这些志愿者并不容易,项目早期使用政府的官方媒体进行交流,也有Twitter和Instagram帐户,但是这两种媒体渠道的交流并不活跃,后期项目建立了Facebook小组,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活跃。
2.新西兰蜥蜴探查
新西兰蜥蜴探查项目(Skink Spotter NZ)是Zooniverse项目的一部分。Zooniverse是英国的一个公众科学项目平台,目前有大约104个活跃的在线项目,为志愿者提供参与自然科学、人文领域等科学研究的机会。其中比较著名的项目有“星系动物园”(galaxy zoo)、“莎士比亚的世界”(Shakespeare’s world)。
新西兰蜥蜴调查项目的目的是预测气候变化对蜥蜴行为和生存机会的影响,项目需要志愿者找出新西兰蜥蜴活动状况,尤其关注濒危的奥塔哥小蜥蜴。志愿者需要从在奥塔哥的蜥蜴栖息地中录制的短片和照片中找到蜥蜴,目前,项目官网上注册志愿者为1379人。
3.辨别新西兰动物
辨别新西兰动物项目(Identify New Zealand Animals)同样关注生物多样性,志愿者对从新西兰不同城市收集的超过100,000张动物照片进行分类,通过对照片的分类来估计威胁新西兰独特的本土动植物的捕食者的数量和分布,从而改善城市野生动植物的管理,将新西兰的本地物种带回公园、街道和花园。
4.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对新西兰的影响
公众参与科学研究有多种称法,不过现在逐渐被称为公众科学。从这一趋势的发源及近20年来的发展看,形成了美国学者的“科学家与志愿者在科学研究上的合作,有助于科学家收集数据和公众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以及英国学者的“一种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并用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这两种不同形式,单纯从目的和结果来看,英美两国的发展也在由“自上而下”的方式走向双向的模式。从公众科学目前的发展来看,在英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的研究方向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从新西兰来看,公众科学发展有非常深厚的土壤,(1)公众都意识到保护本地物种的重要性,(2)建有强大的社区保护部门,(3)与欧美有长久的历史渊源,(4) 毛利人素来有关注自然的世界观,(5)政府对与科学相关的项目资助力度较大。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使得新西兰的公众科学项目都集中在生态学领域,与其他国家多领域发展有所区别。
三、结语
1.公众参与带来的新变化
自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20多年以来,科学传播也发生着大的变化,从公众缺少科学知识到公众参与科学,从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到上下互动的参与和融入,在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领并影响者科学传播的发展。从新西兰来看,无论是政府政策、公众参与科研项目和博物馆里的科学项目,都以追求公众与科学的互动为主要目标。
2.历史渊源和现实需要共同影响科学文化的进程
一个国家公民对科学的态度和该国的科学文化,都有重要的历文化史渊源,也受社会现实需要的影响。新西兰的公众参与科学在这点上也很明显,由于国家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新西兰的科技创新并不突出,但是在与生物、环境相关的保护领域,新西兰则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国家特色。新西兰的公众对野生动植物、气候变化、转基因作物等科学议题都非常关心,从学校教育到成年人,都自然而然地关注与自然相关的科学主题。
(供稿:王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