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研究

中文
English

中国科普研究 » 科研进展 » 研究动态

2013年PUS期刊研究动态

文章来源:科普所 作者: 李正伟 郭晓燕 发布时间:2014-01-04 09:16

        内容摘要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简称PUS)于1992年由时任伦敦科学馆副主任的约翰·杜兰特博士及其同事们创办,英国物理学会和伦敦科学博物馆联合出版。它是关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社会科学期刊,它所刊登的文章往往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因此在知识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知识交流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观点及视角,并提高了这不同领域中的创造力、生命力及活力,其影响已经超越了一般社会科学期刊的影响。PUS发表的文章主要揭示公众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旨在吸引对“公众理解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读者。该刊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涵盖科学技术(包括医学)与公众互动关系各个方面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其研究主题涉及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状况与公众对待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科学的概念、对科学的通俗描述、科学教育史与科学普及史、科学与媒体、科幻作品、对科学展览和科学中心进行评价性研究等。本文对2013年PUS期刊中主要文章做了大致梳理。

        一、2013年PUS期刊刊载文章概况
        PUS期刊中刊载的文章主要来自亚、非、欧、美和大洋洲等五大洲的诸多国家,可以说汇集了世界各地关于科学技术与公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这一领域相关问题的交流。
        2013年的PUS期刊一共8期,74篇文章,涉及一下几个栏目:editorial(2篇),book review(4篇),special issue(7篇),review essay(3篇),festival review(1篇),review article(1篇),article(56篇)。该年度研究主要关注的话题集中在五个领域,其中包括气候变化与环境、生物与遗传、科普出版物评介、公众对高新技术的认知和态度及应用等。

2013年PUS期刊第一作者分国别发表文章情况统计表(单位:篇)
 
      二、PUS期刊的研究主题  
        (一)公众与气候变化与环境
        2013年的PUS中,共有12篇文章分别对英国、芬兰、澳大利亚、秘鲁、美国及加拿大公众如何看待气候变暖、影响气候变化认知的因素、媒体如何报道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等方面做了分析研究。
        影响气候变化认知因素的文章,比如Annukka Vainio等的《信念在气候变化行动中重要吗?》研究了公众理解科学与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从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问题角度来研究人们参与环保行为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欧洲晴雨表数据的芬兰部分,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寻求环保行为、对气候变化的信念、后物质主义价值判断、信任与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公众如何看待气候变化方面的文章,比如Kersty Hobson 等的《怀疑论者相信什么》讨论了公众对于澳大利亚首都圈的气候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利用Q方法论体系及定性数据,这项研究勾画了5种怀疑论交流,并研究了地区气候变化情景及审议模式对于这些交流的影响。媒体如何报道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文章,如Nathan Young的《在边缘:读者来信在促进有关气候变化的非标准的媒体叙述中的地位》研究了读者来信的非专业陈述在有关气候变化的持续报道中的作用。通过对2007—2008年加拿大8份主要日报的气候变化报道进行研究,文章认为,这些来信对于确立有关气候变化的保守的怀疑视角并将其合法化是非常重要的。
         (二)公众与高新技术
        这一主题包括7篇文章,涉及荷兰、印度、新加坡、英国、瑞典等国家。这些文章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方式展开调查,从某一视角对高新技术的公众认知、态度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高新技术的公众认知方面的文章,如Paul Stoneman 等的《公众对于新兴技术的公共讨论——通过开放调查问卷的统计分类》将阿尔锡斯特软件包编码的统计分类程序应用于文本数据,并对主要的交流和叙述文字进行分类分析。
        高新技术的公众态度方面的文章,如Marta Entradas等的《向改变信仰者布道?就空间探索问题分析英国公众》就英国两起空间探索事件而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旨在研究“空间探索中的公众”的特点,并测量公众对于空间探索的支持。高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文章,如Arnout R.H.Fischer等的文章《对于纳米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中的态度及模棱两可的态度变化研究》认为,新型纳米技术的战略性发展将由其公众接受度决定,而公众接受度又可能受到其对于某项具体应用的利弊的认知的影响。
        (三)公众与关于生物学
        在这一领域中,16篇研究论文从各个角度讨论了生物科学与公众的关系。如Sarah N.Heiss的《有关风险的“健康的”讨论:玉米深加工协会有关高果糖玉米糖浆辩论的战略性权威协商》分析了玉米深加工协会在就HFCS风险的公众协商中的作用。作者描述了这个协会的宣传广告是如何依靠缺失模式来让公众理解是谁应该参与HFCS的讨论。Lucien Hanssen 等的《植物基因组中的公私合作的有效管理:作为公众参与的新型工具的社会干预组织》中介绍,生物系统基因组中心(GBSG)是荷兰一个从事土豆和西红柿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开发的公私合作组织。它的社会干预组织(Societal Interface Group,简称SIG)被开发用来为其传播策略和管理实践提供信息。这个新型工具通过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公众和CBSG管理部门成员集中在一起,识别并讨论来自社会的早期信息。
        (四)关于科普发表物
        这个领域有9篇研究性论文,涉及到英国、中国、西班牙、瑞士等国家的科普发表物,包括科普图书、网络科普等。这一领域的文章主要分为评论性的和探索性的研究两类。
        评论科普发表物的文章,如吴国盛和邱慧的文章《当代中国的科学普及出版》综述了科学普及的模式,指出中国的科学普及出版有它的缺陷,这是由内在的和文化上的因素造成的。Jon Turney写了一篇评论《评论公众理解科学专题》。作者介绍了大众科学写作的历史、大众科学出版的近期发展、图书以外的更多专题分析,并做出结论。
        探索科普发表物的文章,如Eduard Kaeser的《低俗的科学作品与大众科学:一次全面考察》低俗与科学作品这两个词汇组合在一起貌似很矛盾。作者认为,科学的这个“阴影”值得专门审查,不仅因为它反映了科学在当代“知识”社会中发生了改变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因为它准确描述了在后现代主义的“多文化”背景下将具有不同认知状态的科学重新定位的使命。低俗的科学作品的风格可能帮助大众科学重新找到信誉,这需要找到科学中那些虚荣做作、夸张的成分。
        (五)综合回顾
        这一范围内有11篇文章,虽然是综合性,但也涉及到科学与公众关系的诸多角度,国别则涉及希腊、英国、韩国、加拿大、美国、丹麦、意大利等。
        比如有《公众理解科学》的20年纵向分析。Ahmet Suerdem等的《动荡时代的PUS——适应跨领域知识的词汇变化》提出,为了进一步反映回顾PUS期刊20年,文章对发表在PUS中的所有文章进行了词典编纂式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于465篇摘要的词汇进行词典编纂式分析发现,可以将1992—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时期相关的思想分成5类。
  三、PUS期刊的研究方法
        (一)问卷或访谈调查
        如Naoko Kato-Nitta的《文化资本对于科学文化消费的影响:对参观公众科学研究机构开放室的人员调查》以文化资本概念为基础,研究了关于个人过去文化资本积累的惯常行为与当今对于科学研究机构开放活动做出的反馈之间的关系。在分子科学研究机构(IMS)的开放室,匿名调查问卷分发给了1350位参观者,收回786份。对文化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科学与技术及艺术与文学)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人们累积的科学资本影响了他们目前行为,并揭示了这两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二)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在PUS刊载的文章中是非常常见的。Nancy K.Rivenburgh的《媒体对复杂问题的报道:濒临灭绝的语言的案例研究》中,分析了15个西方工业国家的英语媒体如何报道35年来(1971—2006年)濒临灭绝的语言的原因和影响——这段时期,越来越多跨领域的人关注世界语言多样性症状消失的潜在负面影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案例研究,2013年PUS期刊文章集中于从众的角度去深入研究公众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包括科学普及。可以看出,环境、气候、纳米技术的公众理解等方面的文章更容易在PUS上发表。另外,专题性的,如对科学传播相关作品的深度解读等文章也是PUS关注的一个方面。再者,综述性的研究类文章和对当下PUS具有反思作用的文章也是PUS吸纳的内容之一。
        从研究方法上看,PUS更关注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这与当前国际上知名学术期刊偏向实证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