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1)》发布——完善应急科普机制 促进科普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科普所 作者: 科普所 发布时间:2021-11-30 16:21

在11月26日召开的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二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1)》。国家科普能力是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方面。中国科普研究所开创性组织了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系列研究,作为该系列的重要成果,国家科普能力蓝皮书目前已发布至第五部,本年度蓝皮书重点反映应急科普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对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影响。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都明显增加,安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提高对应急管理和安全发展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应急科普是关键一环。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防控,体现了应急科普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稳定社会情绪、支持科研攻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迅速遏制疫情扩散、稳定防控大局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也凸显出加强应急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于此时代背景和要求,本年度蓝皮书旨在论述应急科普在应急管理和科普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推动以应急科普为抓手引领科普能力建设,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1)》由科普能力总报告、应急科普专题报告与应急科普案例报告三部分构成。
总报告梳理了我国应急科普的指导政策,展现了国外应急科普的典型经验,论述了加强我国应急科普的战略意义,并就完善应急科普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普能力再上新台阶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测算了2019年我国科普能力综合发展指数,展现了我国科普能力建设水平的最新情况以及应急科普在其中的作用。
专题报告和案例报告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聚焦应急科普全局和细分领域,分析了我国应急科普领域科普能力建设和相关工作现状,关注了社交媒体应急科普能力的评估情况,开展了国内外新冠疫情应急科普和消防应急科普对比研究,并对科普基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整体上案例丰富,数据详实,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和参考性。
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尚未结束,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国内外风险和挑战,希望《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1)》关于应急科普的探讨和建议,能为科普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供稿:中国科普研究所 尚甲 齐培潇 王丽慧)
- 上一篇:科普所召开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
- 下一篇:科普社会化协同机制及政策专题论坛线上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