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研究

中文
English

中国科普研究 » 新闻资讯 » 本所新闻

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科普研究》学术沙龙2023年第1期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科普所 作者: 科研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3-04-27 21:45

2023年4月15日,“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学术论坛暨重大课题阶段性成果咨询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是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科普研究》学术沙龙2023年的开篇活动。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张秀华特别组织。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张利洁、郑念,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浣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阮广宇、执行院长邰丽华、副院长袁方,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十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通过学术报告、专家评议等方式,聚焦“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建设”展开研讨。
张秀华作题为《匠学视野下融合了科学精神的工匠精神》的学术报告。她主张在一般工匠学和专业规范理路下,发掘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不同视角下工匠精神阐发的共通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工匠精神的新增质素或新变元,进而指出有别于前现代“经验型工匠”和现代“技术型工匠”、新时代“技-艺型工匠”的工匠精神对科学精神的多维融合。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益东教授以《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构建愿景驱动的自组织科研》为题,基于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探讨如何实现愿景驱动的自组织科研。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傅扬副教授以《促进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为题,分析了科学与工匠活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融合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政法大学程碧茜博士以《高质量发展语境下劳动者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问卷编制》为题,对问卷的编制及110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为测评新时代劳动者科学精神要素与内涵提供了新工具。中国航空航天大学赵晶晶博士以《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在国产大飞机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题,在集成创新模式下说明组织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凸显弘扬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之于我国大飞机产业创新发展的不可或缺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传根副教授以《发达国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建设的四向度》为题,围绕主要发达国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建设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主要特色以及典型案例,从精神的生成要素、形塑逻辑、主体结构以及融合路径出发,概括了发达国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建设的四大向度。为更好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中国科学院大学刘媛媛、何迪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蔺庆春、王政、张欣然、史婉婷博士和浙江农林大学马翠明博士分别以瑞士、英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各国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的特点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如何利用国外经验提出了建议。
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观点的交流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进一步拓展了与会人员的学术视野。
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科普研究》学术沙龙是中国科普研究所依托《科普研究》学术期刊平台,面向科普研究领域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及相关机构,共同协作重点组稿的创新性系列专题活动,本年度还将围绕数字化背景下的科学普及、科普短视频等专题开展研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