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长2020年度第六批对外委托项目申报期限的通知
文章来源:科普所 作者: 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15 18:17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打造中国科普研究所开放、创新的研究发展格局,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了2020年度第六批对外委托项目申报工作,截至申报结束,部分项目申报单位不足3家。
按照《中国科协采购管理操作规程(修订)》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对外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现对部分项目延长申报期限至2020年6月19日,在此期间继续接受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一)新时代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101ESR037)
1.项目任务:
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普及科学知识,转变为提升公民的工作生活技能、树立科学精神和理性价值观,能够在复杂社会文化环境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参考国际公众科学素质的新发展理念,结合我国新时代发展特点,构建以科学知识为载体,倡导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树立科学精神和理性价值观,提升知识社会技能和能力的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指标体系。
经费额度60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6月~2020年12月。
2.申报资格:
(1)对公民科学素质研究现状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熟悉该领域研究特点;
(2)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知名度,拥有坚实的研究队伍和充足的研究人员;
(3)具备组建研究团队,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的能力;
(4)对公民科学素质指标有研究经历者优先。
(5)鼓励联合申报
3.预期成果:
(1)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概念和内涵理论研究报告1份,核心期刊论文1篇,高质量专报2篇;
(2)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1套;
(3)科学素质测评量表多套;
(4)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行为指南和技能要求1套。
(二)公民科学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分析(项目编号:200101ESR043)
1.项目任务:
本项目在2019年科学素质与经济社会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研究结论并结合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进一步探索科学素质与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两个社会领域的深层次关系,深入论证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的对应关系,不同区域公民科学素质结构与区域发展类型存在的对应关系。委托相关单位搜集科技创新与社会治理两个领域的基础数据,开展科学素质与上述领域的数据计算和量化分析,进行模型建构。
经费额度30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6月~2020年12月。
2.申报资格:
(1)对公民科学素质研究现状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熟悉该领域研究特点;
(2)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知名度,拥有坚实的研究队伍和充足的研究人员;
(3)具备组建研究团队,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的能力;
(4)对公民科学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研究经历者优先;
(5)鼓励联合申报。
3.预期成果:
(1)科学素质与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的关系研究报告1份;
(2)核心期刊论文1篇;
(3)高质量专报2篇。
(三)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抽样方案设计(项目编号:200101ESR050)
1.项目任务:
开展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抽样方案设计和调查过程中抽样设计咨询,提供全国419个地市级单位全覆盖的,具有国家、省、地市三级人口代表性的科学素质调查抽样方案,为申报国家统计局部门调查制度,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经费额度20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6月~2020年12月。
2.申报资格:
(1)对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熟悉该领域研究特点;
(2)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知名度,拥有坚实的研究队伍和充足的研究人员;
(3)具备组建研究团队,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的能力;
(4)对拥有完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者优先。
3.预期成果:
(1)完成全国调查抽样设计方案;
(2)服务全国调查过程中的抽样设计咨询;
(3)形成全国调查抽样设计方案。
(四)科学普及课程与教材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109EMR048)
1.项目任务:
对我国及国外主要国家科普或科学传播方向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我国科普或科学传播方向建设科普硕士二级学科方向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建设提出建议,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并编写或者翻译科普或科学传播方向骨干课程教材一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调研我国科普与科学传播方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2)调研国际上主要大学科学传播方向的课程及教材;
(3)对比国际经验,给出建设科普方向二级学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对我国科普或科学传播方向的研究生课程与教材体系进行分析;
(4)提出我国科普与科学传播方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方案,并对每门课程提出具体细致要求;
(5)组织编写或者翻译一部面向研究生的科普或科学传播方向骨干课程教材。
经费额度30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6月~2021年11月。
2.申报资格:
(1)熟悉科普与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规律;
(2)熟悉科普与科学传播课程与教材情况;
(3)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研究人员队伍;
(4)具有科学传播、科技史或科普相关方向博士或者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或者研究机构。
3.预期成果:
(1)3万字以上研究报告;
(2)形成专报2篇,至少有1篇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3)完成1篇高质量研究论文;
(4)编写一部高质量科普与科学传播教材,并提交出版社。
(五)青少年调查支撑服务(项目编号:ELP040)
1.项目任务:
承担京津冀地区某地小学生相关调查的支撑服务。调查计划于2020年6月-12月期间开展,测评方式为纸笔测试。
样本量为5万人,主要工作内容:问卷印制、分发、回收、数据录入及数据初筛等工作。(不需要承担调查过程中样本的组织工作。)
经费额度15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6月~2020年12月。
2.申报资格:
(1)具有服务青少年调查的经验;
(2)具有完善的数据录入和筛选平台和流程控制模式;
(3)工作团队能保证限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
3.预期成果:
问卷回收率在95%以上。
数据录入数据抽查错误率不超过1%。
(六)中国科普研究所2020年材料设计印制项目(项目编号:EBP047)
1.项目任务:
按照中国科普研究所各研究处室需求完成2020年相关材料的设计印制,包括:(1)证书、聘书;(2)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报告;(3)研究报告;(4)员工手册、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手册;(5)项目材料;(6)宣传材料;(7)PPT设计;(8)背景设计;(9)其他小量材料印制。
经费预算30万元以内,项目周期为2020年6月~2021年5月。
2.申报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未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3)具备合规的企业三证;
(4)专业图文制作相关服务3年以上;
(5)具备各类设计服务能力;
(6)提供每个印制项目的单价标准;
(7)具备快速和急需材料印制处理的服务能力。
3.预期成果:
证书制作约150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报告10000册;研究报告约400份;样书20-30册;研究动态10-15本;手册120-150本;H5设计5份;其他小量材料印制。
(七)《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0)》出版(项目编号:200106EZP039)
1.项目任务:
出版《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0)》。《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蓝皮书从科学素质建设的供给侧着手开展研究,系列成果被纳入国家蓝皮书出版计划,目前已连续出版三部。本书作为该系列成果的第四部作品,主要从政策演变视角,梳理我国科普政策的主要发展脉络以及社会功能,深入分析科普政策和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关系及其影响作用,对国家科普能力综合发展指数进行评估和要素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在分报告中分别就科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应急科普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主体科普服务评价、科普研学以及日本民间科普实践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书稿约30万字,经费额度11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6月~2020年12月。
2.申报资格:
(1)具有皮书系列出版经验和发行能力;
(2)具备蓝皮书独有设计、皮书数据库建设和相关渠道营销推广能力;
(3)对于蓝皮书的编辑、审校加工和印制等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出版任务。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造诣。
2.科研类项目(项目一至项目四)负责人需具有相关领域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担负项目研究的实际组织和研究工作。
3.组建能够胜任项目任务的团队,且团队成员应当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
4.申报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同一批次的科研类项目中只能申报一项。
5.申报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中国科普研究所尚未结项的科研项目超过两项(含)的,原则上不得以负责人身份再次申报。
(二)经费管理及知识产权要求
1.科研项目管理费严格按国家科技经费管理规定执行,项目申报单位应在申报书中明确承诺。
2.项目研究的所有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未经甲方许可,乙方不得发表与项目研究相关的成果(著作、论文、研究报告等)。
(三)材料提交及评审流程
1.项目组需注册并登录“中国科普研究所会议征文和项目评审系统网站”(http://kpllyth.crsp.org.cn:7001/login),进入“征集投稿”模块进行项目申报。
2.项目组须认真填写项目申报书,其中项目一至项目四填写附件1《中国科普研究所委托项目申报书(研究类项目)》,项目五至项目七填写附件2《中国科普研究所委托项目申报书(服务类项目)》申报单位须对《项目申报书》内容进行审查,填写审核意见,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申报书扫描件上传至评审系统网站,无需报送纸质版申报书。
3.中国科普研究所对申报单位资格进行审查后,组织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拟承担单位,并在中国科普研究所官网公示评审结果。
4.项目申报书名称请用以下格式:项目申报-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示例:项目申报-200101ESR037-新时代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标体系研究-申报单位名称。
5.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19日。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赵玉林 010-62103309
电子邮箱:kpskygl@crisp.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东416室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科普研究所办公室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