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研究所关于延长2020年度第十三批委托合作项目申报期限的通知
文章来源:科普所 作者: 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03 14:33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打造中国科普研究所开放、创新的研究发展格局,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开展了第十三批委托合作项目申报工作,截至申报结束,尚有两个项目申报单位不足3家。
按照《中国科协采购管理操作规程(修订)》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对外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现将项目申报期限延长至2020年11月9日,在此期间继续接受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一)全国学会互联网科普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0109EMP069)
1.项目任务
全国学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力量。面向全国学会开展互联网科普能力综合评价,有助于学会在智慧化科普时代不断优化和提升科普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融合发展,发挥出对经济社会主战场更大的作用。
(1)通过网络大数据监测,全面了解全国210家学会通过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渠道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如互联网渠道覆盖、团队建设、科普内容生产能力等;对全国学会的互联网科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受众触达、互动等角度考察全国学会互联网科普工作对受众产生的实际影响等。
(2)通过公众网络问卷调查方式,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抗疫科普为案例,从公众(需求侧)视角,掌握公众获取防疫科普内容的媒介渠道、习惯、偏好、痛点以及公众对互联网抗疫科普的期待等认知、态度和行为特点,展示互联网传播在公共卫生事件科普中的实际功能和效果,为全国 学会提升互联网科普能力建设提供用户层科普需求的参考。
2.申报资格
(1)承担单位为研究型机构,具备开展网络大数据监测分析、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的能力;
(2)项目负责人具备数据分析、社会学研究等背景;
(3)项目组熟悉国内媒体运营及科普实践。
3.预期目标
(1)全面掌握210家全国学会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今日头条等几大核心互联网渠道或平台开通科普账号或科普专栏的情况包括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情况,并对其互联网科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开展用户网络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互联网传播在公共卫生事件科普中的实际功能和效果,公众调查样本不少于5000份,地域包含全国七大区的典型城市,具有代表性,符合统计学相关要求。
4.绩效指标
(1)全国学会2020年互联网科普能力评价榜单6份,含总榜单1份,理科、工科、医科、农科、交叉学科5类学科分榜单各1份;
(2)全国学会2020年互联网科普能力研究报告1份;
(3) 互联网传播在抗疫科普中的功能和效果研究报告1份;
(4)报省部级领导的研究专报1份;
(5)合作发表研究论文1篇。
备注:12月底出全国学会互联网科普能力评价榜单;11月出公众调查数据研究报告。
经费额度40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11月~2021年3月。
(二)科普生态体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0106EZP070)
1.项目任务
公民科学素质事业进入面向2035乃至更久远未来的新发展阶段,科普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手段各方面均需转变思路,提升质量,增强动能,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打造政府引导,社会各主体多元参与,有效协作,优势互补,和谐共赢的科普生态体系,营造科普事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化大科普格局构建,对科普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
(1)科普生态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明确科普生态理论基础,确定科普生态体系包含的基本要素,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评议等方式构建科普生态各要素的内容指标和衡量标准。
(2)开展科普生态体系实证研究。依据指标体系,搜集科普生态体系指标相关数据;制定科普生态状况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科普生态现状分析报告。
(3)科普生态构建对策研究。依据数据和调查结果,总结现状和主要问题,结合现实背景提出未来完善科普生态体系的相关建议。
2.申报资格
(1)对科普研究工作有一定了解;
(2)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研究人员队伍,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开展课题研究;
(3)能够组建专家队伍开展合作研究。
3.预期目标
(1)10万字的高质量研究报告;
(2)数据分析报告1份;
(3)合作发表研究论文3篇(核心期刊1篇);
(4) 合作完成专报4篇,其中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一篇。
经费额度50万元,项目周期为2020年11月~2021年9月。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造诣。
2.项目负责人需具有相关领域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担负项目研究的实际组织工作。
3.组建能够胜任项目任务的团队,且团队成员应当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
(二)经费管理及知识产权要求
1.科研项目管理费严格按国家科技经费管理规定执行,项目申报单位应在申报书中明确承诺。
2.项目研究的所有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未经甲方许可,乙方不得发表与项目相关的成果(著作、论文、报告等)。
(三)材料提交及评审流程
1.项目组需注册并登录“中国科普研究所会议征文和项目评审系统网站”(http://kpllyth.crsp.org.cn:7001/login),进入“征集投稿”模块进行项目申报。
2.项目组须认真填写项目申报书,申报单位须对《项目申报书》内容进行审查,填写审核意见,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申报书扫描件上传至评审系统网站,无需报送纸质版申报书。
3.中国科普研究所对申报单位资格进行审查后,组织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拟承担单位,并在中国科普研究所官网公示评审结果。
4.项目申报书名称请用以下格式:项目申报-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示例:项目申报-200109EMP069-全国学会互联网科普能力研究项目-申报单位名称。
5.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年11月9日。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倩倩 010-62102291
电子邮箱:kpskygl@cast.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科普研究所办公室
2020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