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研究

中文
English

中国科普研究 » 学术专题 » 学术会议

6项学术成果集群发布打造国家级高端科普发展智库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作者: 中国科普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10-10 09:47

中国科普研究所学术成果发布仪式

9月28日,以“面向未来的科学素质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同期对中国科普研究所最新的6项重要学术成果进行了集群发布,涉及的领域包括科普史、科普支撑社会治理、科普作品创作、科普教育和互联网媒介科普。这些最新研究成果,是对科普研究理论的丰富,将为广大科普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1.《中国科普图书史丛书——悟理之路:中国物理科普图书史》

本书是广大科学传播工作者、科普创作者、科学史学者、科学家及出版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大众读者阅读,使其从物理科普图书史这个特殊视角了解中国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新中国科普70年》

《新中国科普70年》清晰梳理了我国科普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当代中国科普发展的规律,不仅对于探讨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创新和促进科普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20)》

本书重点分析科普政策对国家科普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提出今后科普政策体系建设的建议,对于进一步繁荣我国科普事业、强化科普赋能,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4.《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9)》

《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9》展现了在当代参与式网络中开展科学传播的现况和远景,为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份可资参考的互联网科普数据图谱。

5.《科技工作者科学传播译丛——科学随笔写作指南:如何写好科学故事》

本书溯源科学随笔发展历史,探讨其概念与分类,并介绍选题、谋篇布局、创作技巧等内容,指导读者创作出适合各类媒体发表的、能引起高关注度的科学故事。本书对科学写作初学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适合科研人员、媒体从业者、科学传播者等参考阅读。

6.《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9)》

《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9)》是科学教育蓝皮书系列第三本,采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科学教育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中国科普研究所办公室供稿

中国科普研究所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